去除NDMA的工藝創新
及工程實踐(二)
本文延續上篇對NDMA處理技術的論述脈絡,在闡述了紫外線光解與高級氧化工藝之后,將重點剖析紫外高級還原法的反應機理與實際效能,并結合某自來水廠的案例,詳述其具體應用。
01
紫外高級還原工藝(UV-ARPs)
解決NDMA問題的新興技術
利用UV激發還原性物質產生強還原性自由基,通過還原路徑降解NDMA,是一種具有潛力的新興技術。其原理是利用UV與亞硫酸鹽等還原性物質發生光化學反應,例如UV光解亞硫酸根離子(SO?²?)可生成水合電子(e?q?)。水合電子是一種強還原劑,能攻擊NDMA的N-NO鍵,使其發生還原裂解。
該技術的優勢在于反應高選擇性和高效率。水合電子對含硝基、亞硝基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反應活性,對NDMA的降解速率常數高于·OH,并且在特定條件下量子產率更高,且反應不受溶解氧濃度影響。
02市政自來水廠
紫外線相關技術工藝設計與工程化應用
針對具體自來水廠的NDMA問題,工藝路線選擇應遵循以下流程:
?水質診斷
分析進水NDMA濃度、UV透光率(UVT254)、NDMA前體物潛力,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共存微污染物。
? 目標確定
明確需要達到的NDMA去除率(如1-2-log去除)和出水濃度限值。
? 技術比選:
若UVT > 90%,且NDMA為主要目標污染物,優先推薦MPUV直接光解,經濟性最佳;
若UVT < 85%,且需同時去除多種污染物(如藥物、內分泌干擾物),推薦采用UV/H?O?高級氧化工藝;
若對運行成本敏感,且水質條件適合,可評估UV/亞硫酸鹽高級還原工藝的技術經濟可行性;
對于超高濃度NDMA或復雜水質,可考慮光解與氧化/還原的復合工藝。
安力斯拉薩項目
? 核心設計參數
無論采用哪種工藝,紫外劑量都是設計的核心。劑量是輻照度與暴露時間的乘積(mJ/cm²)。設計時需通過準平行光束實驗,測定達到目標去除率所需的有效劑量(RED),包括光解、氧化和還原過程。同時要考慮紫外燈老化和石英套管結垢的修正因子,合理配置功率。對于低UVT水體,還需配備自動清洗裝置。
?水力學效率因子
通過CFD模擬或跟蹤實驗確定,確保反應器內無短路或死區,使所有水流單元均勻接受UV輻射。
03案例分析與技術經濟性評估
某大型飲用水廠的NDMA控制項目采用氯胺消毒,出水中檢測到NDMA(約20 ng/L)超標。
紫外線解決方案是在現有工藝流程后增設MPUV直接光解系統。水廠設計流量為10,000 m³/d,目標是將NDMA從20 ng/L降至低于5 ng/L(約需1.5-log去除)。經中試驗證,所需RED為650 mJ/cm²。
系統投運后,出水NDMA穩定在2-4 ng/L,可達標。噸水能耗增加約0.05-0.08 kWh/m³。與活性炭吸附、反滲透等替代方案相比,UV技術具有占地面積小、無固體廢物產生、運行管理簡便、單位處理成本較低等綜合優勢。
04結論與展望
紫外線技術,尤其是基于中壓紫外線的直接光解和高級氧化/還原工藝,為飲用水中NDMA去除提供了高效、可靠且環境友好的技術路徑。技術應用成功的關鍵在于:
精準的機理認知
深入理解直接光解、·OH氧化、水合電子還原等不同路徑的適用條件;
科學的工藝選擇:根據具體水質條件和處理目標,在直接光解、AOPs和ARPs中做出最佳決策;
以劑量為核心的精密設計:通過實驗和模擬,精確確定并可靠實現所需的紫外劑量;
全流程系統集成:將UV單元作為水處理鏈條中的智能環節,進行優化設計與控制。
安力斯市政設備
展望未來,多技術聯用,如UV后接生物活性炭、紫外線與氯消毒的多屏障技術,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預測性控制等新方法,將進一步提升NDMA去除效率,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紫外線技術也將在保障飲用水安全和應對新興污染物挑戰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